01
新时代战略定位与基础管理审视
(资料图)
当前中盐内蒙古化工正处于建设世界一流化工企业的关键时期,需以更高标准审视基础管理能力。在持续做强、做优、做大的发展进程中,工艺、设备管理能力是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通过调研分析发现,当前设备运行尚未完全实现本质化稳产、高产与安全生产目标,部分领域仍存在基础管理能力与高质量发展要求不匹配的挑战。尤其在强链、补链、延链的战略推进中,亟需以“化工理念、化工思维、化工手法”提升管理认知高度,构建与卓越标准相匹配的工艺、设备管理体系,确保生产装置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为基础化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02
战略价值与实践路径
创建“无泄漏工厂”是应对行业竞争加剧、实现基业常青的核心战略举措。通过构建“早发现、早处置”的泄漏防控机制,可有效降低物料损耗与安全风险,为“深化改革、精益求精”战略落地提供管理保障。通过坚持“夯实基础、专项提升、全员参与、持续改进”原则,推行“五定三抓”(定目标、标准、方案、计划、责任,抓管理、落实、考核),完善各项相关管理制度,分阶段实施制度建设、专项提升和成果固化。持续强化细节执行、流程优化和全员参与,推动管理模式从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型,依托科学管理方法与精益化管控体系,全面提升设备运维标准化水平,显著减少非计划停车频次,为打造世界一流化工企业奠定坚实基础。
03
内涵和主要做法
中盐内蒙古化工立足危险化学品行业特性,以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目标,构建“标准引领-系统管控-文化赋能”三位一体的无泄漏工厂管理体系。通过将设备管理与战略转型深度融合,形成以“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本质化达标”为核心的新型管理模式,实现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益化管控的系统升级。
创新实施“三极”推进机制
对标行业顶尖水平建立动态标准体系,融合先进管理理念打造特色设备管理模式;系统制定“五定”执行方案(目标/标准/方案/计划/责任),将泄漏防控与降本增效、全生命周期管理有机结合,关键指标全面优于行业基准;构建“职业化能力+标准化流程”双驱动机制,通过规范操作、精密检修、智能监测三维协同,实现设备完好率持续提升。
成果突出三大创新维度
管理机制上首创“网格化责任体系”,通过全员参与、全域覆盖的联动机制,将无泄漏理念贯穿生产全流程;技术应用上形成“预防-监测-处置”闭环管理链条,创新应用化工思维破解泄漏管控难题;文化培育上构建“规则+系统+细节”意识培养模型,塑造“执行保安全、细节定成败”的行为生态。该体系推动非计划停车频次下降,为化工行业提供了“战略转型牵引管理升级”的实践范式。
主要做法
制定行动方案,推进“创无”工作
统一动员部署,明确“创无”思想
健全管理体系,加强“创无”管控
强化监督考评,提高“创无”实效
04
创建“无泄漏工厂”成效
全员参与转变观念
自中盐内蒙古化工开展创建“无泄漏工厂”活动以来,各创建单位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地,积极组织动员宣贯创建理念和文化,通过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和班组阵地,采取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方式大力宣传,促使创建工作深入人心,有效激发全员参与创建热情,积极营造出浓厚的创建氛围,为达标创建夯实基础。在整个创建过程中,真正做到了有组织、有计划、有检查、有落实、有总结,转变观念、积极作为,努力将无泄漏工厂创建与推动降耗降费、提高设备全生命周期管控、环境综合治理相结合,有效处理好无泄漏与安全、基础管理、现场改进的关系,牢固树立“现场无泄漏、泄漏早发现、发现早处理”的管理理念,消灭隐患于萌芽状态,为中盐内蒙古化工的安全生产和高效运营奠定了思想基础。
设备标准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把设备建章立制贯穿创建全过程各方面,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形成系统完备、有效管用的设备管理体系,真正实现创建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积极推行设备标准化管理,注重全员全过程参与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强操作人员的合规操作、维修人员的精心检修和管理技术人员的科学管理,努力实现“现场管理规范化、专业管理精益化、设备管理标准化”的目标,通过完善中盐内蒙古化工设备管理管控机制,建立健全中盐内蒙古化工、生产厂设备管理制度、台账、技术档案和规程,每月进行监督检查更新情况,重点提升设备点检、检修、润滑、维护保养、备品配件等专业化管理要求,理顺各层级设备管理职责及流程,逐步形成符合PMS/T1-2023的设备管理体系。
泄漏率与维修成本双下降
各创建单位对现场设备动(静)密封点进行全面排查梳理,重点排查现场设备、工艺管道等泄漏点,并制定问题清单及整改计划。通过月度检查验证,各创建单位现场泄漏点逐步减少,效果显著。静密封点泄漏率控制在0.1‰以下,动密封点泄漏率控制在0.6‰以下,达到了中盐内蒙古化工创建“无泄漏工厂”的阶段性目标。各创建单位在实际工作中,以严格的标准和精细的管理,实施定期巡检、维护保养及密封件更换等措施,有效降低泄漏风险。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设备维修费用降幅达37.39%。这一成果得益于设备管理水平的提升和成本控制的强化。设备管理的精细化成效不仅体现在数据层面,更为生产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装置开工率和负荷率达到99%以上,主要生产设备完好率达100%,全部设备完好率99.78%以上。
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各创建单位聚焦创建“无泄漏工厂”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组织参观学习、面对面座谈交流等方式,主动向优秀单位取经,系统学习先进管理经验与创新做法,在互学互鉴中深入查摆自身不足,既拓宽了创建工作思路,又形成了取长补短、共同提升的良性竞争格局。
热电厂创建“无泄漏工厂”工作室
通过创建“无泄漏工厂”,公司在生产管理的各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从全员观念转变到设备管理水平的提升,从现场泄漏率的降低到形成良好的比学赶超氛围,每个环节都紧密相连、相辅相成。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设备的完好率,降低了泄漏率,减少生产现场的“跑冒滴漏”现象,优化了生产作业环境,还有效降低了生产系统运行风险,为生产装置的安全、稳定、长周期、满负荷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形成了具有中盐内蒙古化工特色的设备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