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前海金融业又迎来一个历史时刻——全国首家国务院国资委系统金融控股公司招商金控正式落户前海。根据披露,2021年底,招商局金融业务总资产规模10.4万亿元,管理资产AUM超过19万亿元。
行走在桂湾片区,高楼林立,商圈繁华,路面上穿梭的港牌汽车与闻名遐迩的金融机构交相呼应。这一系列变化与去年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建设启动有密不可分的关联,而金融业也已成为前海经济发展的“压舱石”。金融企业为何“抢滩”前海,如今在前海的发展势头如何?多位前海金融机构“掌门人”接受记者采访讲述金融城的“吸金”内核。
政策利好:“十八条”助外企倍速扩张
作为韩亚金融集团在中国的全业务对接平台,韩亚股权投资管理(深圳)有限公司于2020年4月工商迁址前海,目前已获得QFLP(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和QDIE(合格境内投资者境外投资)管理业务资格。
数据显示,前海港资QFLP(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管理企业达86家,占全市91.5%;全市24家港资QDIE(合格境内投资者境外投资)管理企业、6家港资WFOE PFM(外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机构)企业均落户前海。
据了解,2022年9月2日,《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关于支持前海深港风投创投联动发展的十八条措施》发布,同样的利好惠及多家企业,除韩亚投资之外,作为港资背景QFLP和QDIE双管理人机构的惠理股权投资管理(深圳)有限公司也是受益外资企业之一。
“前海不断创新的金融制度为公司开展业务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惠理集团中国业务副总裁、深圳公司负责人盛今表示,集团将高度关注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希望借助前海深港国际风投创投集聚区的行业规模集聚效应和各项政策的支持,抓住改革创新机遇快速发展,也希望能为前海金融产业发展、壮大作出贡献。
金融创新:“金融城”引巨头汇涌前海
去年10月,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建设启动仪式在前海嘉里中心举行。作为贯彻落实《前海方案》中关于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在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等领域先行先试总体部署的具体举措,聚焦深港金融合作主题高标准建设的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借鉴了伦敦金融城、迪拜国际金融中心等经验做法,推动建立与香港等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金融制度体系,聚集高端金融资源,打造深港金融机构集聚地和深港金融创新承载平台。
截至目前,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已签约入驻204家金融机构,其中港、外资占比约30%。恒生前海基金、博时资本、前海再保险等重点港资、持牌金融机构入驻,此地已成为香港金融业拓展内地市场的“第一站”“首选地”。
今年6月,在香港拥有43家零售分行、已有75年经营历史的大新银行在前海落户,成为继CEPA框架下全国首家消费金融公司、全国首家港资控股公募基金公司、全国首家港资控股证券公司落户后,前海金融业对外开放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前海方案》发布后,这里各种配套政策相继落地,在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人民币跨境使用、外汇管理便利化等领域能先行先试,跨境金融创新得以实践,前海发展前景更好了,吸引力更大了。”大新银行董事总经理兼行政总裁王祖兴表示,前海高标准打造深港国际金融城,推动建立与国际规则衔接的金融制度体系,这正是该行选择将深圳分行落户前海的重要原因。大新银行将依托前海跨境金融优势,利用创新“双牌照”资源,继续优化跨境服务质量和产品组合,为内地及港澳跨境企业及中小企客户提供优质银行服务,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深圳商报记者 范宏韬)